我有話要說 – 透過支持的價值 開創「以人為本」的政策服務

期數 : 雙月刊165期

文/高雄就業服務中心 王柏軒

 

為了支持身心障礙者穩定就業,心路長期投入障礙者「支持性就業服務」,協助有就業意願及就業能力、卻不足以獨立在競爭性就業市場工作之身心障礙者,提供深入且持續之職場支持等專業服務,協助其在一般職場中就業。

 

國內於82年開始試行「支持性就業服務」,從一開始16個單位一直發展至今,全國各縣市皆已全面發展,強調身障者個人的生活及適應是與環境的各項因素息息相關,且透過個人與環境的評量、分析尋找其中的差異,此差異處可藉由提供支持來進行消弭。

 

政策初期所規範的績效,要求支持性就業服務員需於身障者就業初期提供至少2週的密集輔導,才得以認定為「支持性就業服務」,但心路從實務工作經驗發現,每位身障者有其個別化差異,並非在工作初期就有立即的服務需求,可能是在就業中後段才顯見。

 

為調整政策與實務上的落差,並彰顯支持服務的價值,心路持續在這6年的期間,發表了多篇支持性就業等相關研究報告,將心路多年來的實務經驗加以彙整與發表,並透過適時的會議發揮我們的影響力,促使相關資源與政策更能貼近服務使用者的需求。

 

108年,勞動力發展署針對已制訂8年的補助計畫進行修訂,心路台北就業服務中心黃慶鑽主任更是獲邀參與分享多年實務經驗,特別建議「支持性就業服務」除了可運用多元形式來穩定身心障礙者就業,並有別於以往初期2週輔導期間、調整為到職場支持輔導的時數至少50小時以上。

 

政策擬定的方向會引導服務走向,我們期許,修訂後的補助計畫,更能因應身心障礙者的個別需求彈性調整服務頻率、深度及廣度,透過真誠的服務價值,使其達到就業穩定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