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心路廣角鏡】好服務的後勤補給
期數 : 雙月刊193期
文 / 社區支持服務處 劉婉華、王怡璇
編按:因應時代更迭,心路在回應障礙朋友權益保障上,這些年衍生許多研究小組與專業服務團隊,作為好服務的後勤補給。除了透過讀書會、團體督導,帶領第一線工作人員一起學習以「優勢觀點」、「正向行為支持」為基礎的個案工作方法;為了提供專業人員與照顧者具體可操作的工作書,去年出版《智能障礙者自立生活培力活動教案》與《照顧者準備指引》兩本手冊。本專題藉由研發小組分享工作心得,期待能夠引領讀者一窺助人工作的專業與細膩。
學習「優勢觀點」助人策略
✎ 心得筆記:當服務專注於「他能做什麼」,而非「他缺少什麼」時,就能帶來改變的起心與行動。
心路青年小鄭因工作挫折導致退縮且不想出門,教保員原本想透過鼓勵穩定學習來協助他重建自信,但他對學習課程意興闌珊,卻也察覺他只有在介紹蒐集的漫威公仔時,才會看見他閃亮自信的眼神。於是教保員改變策略,從希望他學習轉為讓他做擅長的事,透過協助他在據點辦漫威公仔展來激發他的優勢,也因此讓小鄭重拾對生活的自信。
▲心路青年小鄭在舉辦漫威公仔展的過程中,重拾對生活的自信。
學習「正向行為支持」輔導模式
✎ 心得筆記:用愛理解、用話鼓勵、用對方法,才能在團體之間發展出正向支持的氛圍。
心路青年小君的口語表達能力有限,當要轉換空間、活動,或是原本的物品被移動時,會出現不理人、摔東西等行為。在投入正向行為支持的過程中,因為了解有問題的不是行為本身,因此社工「關心的」和「調整的」是行為的成因與造成行為的環境,並逐步落實「用愛理解,用對方法,用話鼓勵」的處遇方式——透過溝通圖卡,讓小君有機會表達當下的困擾與想法,之後,除了提供等待、轉換的時間,也提供作息表說明,讓小君在面臨轉換前有心理準備,促成雙贏的友善環境。
▲服務使用者小君選擇符合自己想法的圖卡。
出版《智能障礙者自立生活培力活動教案》
✎ 心得筆記:自立是累積正向經驗,持續給予機會和支持,並信任他們的能力,智能障礙者便可以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參與與決定。
心路在推動自立生活服務的過程中,不斷思考如何協助智能障礙者在適當支持下,學習為自己做選擇、決定,並對想要的生活負責。因此,我們編撰這份教案,不只教導知識與技能,更著重建立他們自主生活的自信心,讓他們明白自己有權築夢,也踏實自己想要的生活。教案主題從認識詐騙、練習拒絕,到學習記帳、管理消費,都是為了幫助他們學習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。
▲工作人員以大富翁遊戲為媒介,深化服務使用者對於金錢與生活關係的認識。
出版《照顧者準備指引手冊》
✎ 心得筆記:願這本手冊陪伴障礙者家庭走過每個疑慮和發現,儲備信心與能量,繼續更有力量的下一步。
許多照顧者的擔憂,往往來自於缺乏協助障礙家人的明確方向。因此,提供清楚的準備指引,能幫助他們更有信心地陪伴障礙家人邁向自立生活。一位參與工作坊的自閉症者家屬分享透過準備的三步驟,第一步:記錄障礙家人的一週作息、第二步:交接清單、第三步:資源在哪裡,帶領他察覺尚未探索的可能性;另一位唐氏症者家屬則驚喜地發現,透過指引手冊提供的工具,親子間的溝通原來可以更深入,也逐步建立起自立生活的信心。另外,手冊裡每一頁都有暖心小金句陪伴照顧者一起經歷準備的過程,支持照顧者們一起走這一條不容易的路。
▲服務對象家屬參與《照顧者準備指引手冊》實作工作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