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職人精神】活成一道光——愛重服務中心夜間組長 邱雅穗

期數 : 雙月刊196期

文 / 公共事務部 林玉娟

  今年是邱雅穗在心路的第20年。同事們得知消息,特地送上一只表揚狀。讚許她才貌雙全、溫柔敦厚,是夜間小組的定心丸,最溫暖的一道光。20年來,邱雅穗待過心路早療中心、成人服務中心,做過專案管理、教保員、巡迴輔導老師、總務、生服員、夜間組長。她形容自己是「過動兒」,有一顆不怕學習的心。

  雖出身幼教,她在心路做最久的工作卻是專案管理,時間長達11年。從政府標案到報告撰寫、帳務核銷、成果統計,對她而言,每一步都是全新挑戰。「是責任感,也是不服輸,學會了,都是自己的資產!」雅穗笑說,或許是從小幫忙帶弟妹培養出的獨立性,讓她特別能自我管理。也因此,曾被主管開玩笑地稱讚:「你很會向上管理耶!」其實是對她的可靠和主動,給予最實在的肯定。

  然而,雅穗始終嚮往第一線服務的溫度。在專案管理工作期間,她向主管爭取每周一天參與偏鄉早療服務,重拾她熟悉的幼教專業。也因為這樣,她有機會親身聽見來自家長或幼兒園對心路的感謝。每當這些話語傳入耳中,她便覺得過去在電腦前埋首報告與帳務的辛苦,瞬間都值得了。

  後來,主管問她:「要不要到成人服務中心試試?」喜歡挑戰的雅穗,幾乎沒多想就答應了。談及輔導工作的訣竅,她說:「耐心和敏感度。」但想了想,又補充:「其實,還是要先喜歡——當你真心喜歡他們,自然就會有耐心,也更能敏銳地察覺他們的需要。」

  由於先天的認知障礙,服務對象常會為了小事而不開心,「像是有人在紙上寫了『王八蛋』,另一個人看到就以為在罵他,氣得跳腳。」這時候,能當個和事佬,甚至引導他們理解彼此的誤會,對雅穗而言,是另一種成就。

  她也記得疫情期間搭公車時,有服務對象口罩沒戴好,被司機大聲責備。看著服務對象被吼得措手不及,雅穗立刻上前,用堅定語氣對司機說:「他們是心智障礙者,他們聽不懂,老師會幫他們戴好口罩,您不用那麼生氣。」說完,她自己也嚇了一大跳,「如果是我自己被罵,可能就認了;但為了服務對象,我臉皮可以瞬間變超厚。」雅穗說,「我是媽媽,服務對象也像是我的孩子,是這群『孩子』使我變得勇敢。」

  從早療到成人服務,從專案幕後到第一線現場,邱雅穗用20年的時間,走過心路服務的每一個角落。此刻的她,仍在路上,溫柔而堅定地,把「喜歡」化成行動,照亮更多人的日常。


為慶祝雅穗服務滿20年,同事們親手製作表揚狀與Q版頭像,情誼滿滿。

擅長溝通協調的雅穗,獲得愛重同事票選為年度風雲人物。

從早療到成人、從幕後到前線,邱雅穗用20年走過心路每個角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