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我有話要說】早療,不該等到孩子慢了才介入
期數 : 雙月刊196期
文 / 早療外展服務中心主任 詹育媛
預防比治療重要!研究指出,6歲前是腦部發展最迅速的階段,此時期的環境刺激與生活經驗對大腦結構和功能具深遠影響,奠定了日後學習、情緒、社交等能力的基礎。而早期療育又以3歲前介入成效最佳。
國內出生率雖逐年下降,然而發展遲緩兒童通報人數卻逐年攀升,顯示有越來越多孩子在成長路上,需要早期療育專業服務的支持,其中,有一群孩子,在這個腦部神經網絡可塑性最高的黃金期,因為居住在交通不便、在地學習資源缺乏的偏鄉,限縮了學習機會,而暴露在可能發展遲緩的風險中。
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擁有公平的學習起點,是心路投入偏鄉服務的初心,因為我們認為預防發展遲緩的發生或惡化更為重要。
「因為心路,我才知道孩子不是不乖,而是學習需要幫助。」是許多偏鄉家長共同的心聲,十多年來,心路積極主動觸及社區裡的每一位孩子,當發現孩子瀕臨發展遲緩邊緣時,心路的協助也到位了。
而在陪伴家長的路上,我們也發現「孩子要好,家長得要先好!」家長需要的育兒支持,除了心路的專業服務介入,社區裡的在地資源更能貼近,在貢寮、雙溪地區,我們結合當地文化與資產、社區居民的個人優勢,與家長共同構思發展出「小小探險家、小小職人體驗」一系列學習活動,不只豐富了孩子的生活經驗,滿足孩子學習探索需要,大人們也在過程中更為熟識,成為彼此育兒路上相互支持的重要陪伴。
早療,不該等到孩子慢了才介入,我們相信距離短一點、時間早一點,孩子發展就更不容易誤點!更多的人一同點亮早療這盞希望之光,就能讓更多孩子在成長路上,不因地域受限,得以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。